重点 速览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1、澳大利亚央行探讨人工智能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Australia’s Central Bank Probes AI’s Potential Impact on Economy Nigeria: CBN Direc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hannel Regulatory Reports to Compliance Department 3、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考虑允许MiCA授权平台在美国运营 CFTC Considers Allowing MiCA-Licensed Platforms to Operate in US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4、北京市两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 Two FinTech Innovation Applications Exit Regulatory Sandbox Testing in Beijing 5、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PBC and Bank Indonesia Jointly Launch Bilateral 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 Framework and QR Code Interconnection Cooperation Initiative 6、香港金管局就修订后的加密资产监管政策手册向业界进行咨询 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FinTech + Green Finance 7、加州发布新气候风险披露法下企业首份报告编制指南 California Releases Guidance for Companies Preparing First Reports Under New Climate Risk Disclosure Law 8、丹麦将根据欧洲绿色债券市场“金本位”发行首笔主权绿色债券 9、报告显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Report Show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China's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and 'Dual-Carbon' Goals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FinTech Reports and Research 10、波士顿咨询发布2025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趋势报告 2025 Global FinTech Development and Trends Report by BCG 01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澳大利亚央行探讨人工智能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Australia’s Central Bank Probes AI’s Potential Impact on Economy 9月4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正研究人工智能(AI)及其他新兴技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于通胀、生产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澳央行行长表示承认技术颠覆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强调政策制定者需为多种结果做好准备,提到“技术变革总会重塑劳动力市场,AI也不例外”,并指出虽多专家预计就业岗位净增加,但实际更复杂,部分岗位会被重新定义、取代,也会有全新岗位出现。为更好理解这些变化,澳央行已着手提升自身AI能力,近期购置首款企业级图形处理器(GPU),以支持AI驱动分析工具的开发。不过该行行长明确,AI不会用于制定货币政策,而是探索其在提升效率、增强员工研究与分析等领域影响力的潜力。此番言论也体现出全球央行愈发认可AI可能成为影响经济成果的结构性力量,涵盖劳动力动态到长期通胀压力等方面。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regtechafrica.com/global-australias-central-bank-probes-ais-potential-impact-on-economy/ 尼日利亚:央行指示金融机构向合规部门提交监管报告 Nigeria: CBN Direc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hannel Regulatory Reports to Compliance Department 9月6日,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发指令,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通过央行新成立的合规部门提交监管报告、信函及相关查询,该指令面向银行、支付服务银行(PSB)和其他金融机构(OFI)。央行称,合规部门2025年一季度成立、二季度运营,当前负责监管非审慎风险领域。此次重组旨在加强监管效力、简化职责、强化对新兴风险的监督。该部门职责含四大领域:金融犯罪监管(含反洗钱等)、市场行为监管(含信息披露等)、企业安全监管(含网络安全等)、公司治理与ESG监管(含董事会效能等)。今后,所有监管提交及沟通须经指定渠道给合规部主任,各机构将收到具体联系点和提交程序详情。央行相信改革能让监管参与更顺畅,提升尼日利亚金融部门合规标准遵守度。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regtechafrica.com/nigeria-cbn-directs-financial-institutions-to-channel-regulatory-reports-to-compliance-department/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考虑允许MiCA授权平台在美国运营 CFTC Considers Allowing MiCA-Licensed Platforms to Operate in US 9月10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代理主席向英国议员表示,或允许依欧洲MiCA框架获许可的交易平台在美运营,目前正审查MiCA授权场所是否符合其跨境认可规则。其提到,过去因监管不确定,不少美国加密货币公司迁海外,部分在欧洲搭建交易场所或筹备MiCA授权,而MiCA法规有望首为美国参与者提供准入。此外,SEC与CFTC协调已启动,计划本月下旬开联合圆桌会,探讨产品定义等协调事宜。此前特朗普政府推出数字资产路线图,呼吁完善银行规则、强化稳定币监管等。当前CFTC启动“加密货币冲刺”活动,征集现货加密货币交易反馈。其强调监管需“技术中立”,避免重蹈《多德-弗兰克法案》覆辙,并倡导与MiCA等制度一致的跨境规则。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交易持开放态度,现有注册平台可在监督下处理现货交易,SEC与CFTC也鼓励平台提问,愿在现有框架内运作。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fintechnews.ch/blockchain_bitcoin/cftc-mica-crypto-platforms-us/78144/ 02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北京市两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 Two FinTech Innovation Applications Exit Regulatory Sandbox Testing in Beijing 9月8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发布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等3项金融行业标准的通知》(银发〔2020〕249号)、《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等规则,以下2个创新应用结束测试:一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链捷贷’产品”成功完成测试。二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联合申请的“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资金流水核验服务”成功完成测试。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PBC and Bank Indonesia Jointly Launch Bilateral 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 Framework and QR Code Interconnection Cooperation Initiative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本次活动设有北京主会场和雅加达分会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印尼驻中国大使周浩黎在北京主会场,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在雅加达分会场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印尼驻华使领馆人员,两国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实业企业等机构代表应邀参加。两国央行行长共同宣布LCT框架正式启用。2025年5月,在李强总理和印尼普拉博沃总统见证下,两国央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2020年建立的促进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框架升级为LCT框架,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以进一步便利本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此外,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正式启动双向试点运行。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采用本币结算方式,是双方支付合作的重要进展。 香港金管局就修订后的加密资产监管政策手册向业界进行咨询 HKMA Launches Consultation with Industry on Revised Supervisory Policy Manual for Crypto-Assets 9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新监管政策手册,概述巴塞尔资本规则下的加密资产分类,以落实国际框架,自2026年1月1日起通过修订资本、披露及风险敞口规则实施。该手册将加密资产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与传统资产挂钩的代币和稳定币,受类似传统资产对待;第二组涵盖无担保代币如比特币和以太币,需全面资本化和更严格监管。获香港《稳定币条例》牌照的稳定币被视为较低风险资产。业内人士可在10月10日前对修订规则提出意见,旨在增强市场透明度和风险管理。 03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FinTech + Green Finance 加州发布新气候风险披露法下企业首份报告编制指南 California Releases Guidance for Companies Preparing First Reports Under New Climate Risk Disclosure Law 9月4日,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宣布发布新出版物《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清单草案》,为需依新法规提交首份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报告的公司提供指导。该指导聚焦SB 261《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法案》要求,此法案适用于在加州运营、收入超5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要求其披露气候相关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新出版物包含多项澄清:母公司代子公司报告时,子公司无需单独披露;公司可采用TCFD 2017年建议、IFRS S2等多种框架满足披露要求,保险公司不在适用范围内;初始报告暂不要求范围1、2、3排放报告,情景分析允许定性开展,因相关信息收集难度大且可能与后续SB 253法规重复。清单还明确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大主题的最低披露要求,为企业合规提供“起点”。 丹麦将根据欧洲绿色债券市场“金本位”发行首笔主权绿色债券 Denmark to Issue First-Ever Sovereign Green Bond Under EuGB “Gold Standard” 9月9日,丹麦宣布计划发行新绿色债券,拟募资高达100亿丹麦克朗(约16亿美元),此次发行预计是新欧洲绿色债券(EuGB)标准下首笔主权债券发行。EuGB标准由欧盟委员会2023年11月通过、2024年12月生效,旨在为绿色债券建立“黄金标准”,打击“漂绿”,推动欧盟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依该标准,债券收益须投向符合欧盟分类法的经济活动,且有15%灵活额度可用于暂未设分类标准行业的合规活动,发行人需说明资金分配。同时,发行方还需遵守严格透明度要求,包括披露收益用途、承诺实施绿色转型计划并报告投资贡献。丹麦称此次发行是2025年中央政府借贷战略的一部分,此前该国已宣布更新绿色债券计划以支持市场发展。新发行的10年期债券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首笔通过银团贷款发行,后续纳入在售债券清单并于当年剩余时间定期拍卖,募资所得将用于政府绿色支出,涵盖能源转型、可持续交通、农业用地转化及自然恢复领域。 报告显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Report Show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China's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and 'Dual-Carbon' Goals 9月10日,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报告显示,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碳强度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完成情况基本符合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预期进度,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NDC目标。 04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FinTech Reports and Research 波士顿咨询发布2025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趋势报告 2025 Global FinTech Development and Trends Report by BCG 编者按:2025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与QED投资公司(QED Investors)联合发布了第三版《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报告》。报告指出,在经历前期的市场低迷和调整后,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正在迈入“春天”——一批业务规模可观的领先企业逐步成熟,新技术和新模式蓄势待发,投资者日益聚焦可持续盈利增长。现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供参考。 (添加企业微信获取报告编译全文) 扫描识别二维码 添加企业微信|了解详细信息 资讯整理:刘语蔚、张淑敏 报告编译:于小淳 责编:张淑敏 FinTech China 记录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和中国焦点 记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风向和中国创新 通过“FinTech China”,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技术给金融带来的美好未来 FinTech China Highlighting the global trends and Chinese focus of FinTech development. Capturing the lo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Dedicated by FinTech China, join us to witness and embrace the exciting future of finance brought about by new technologies.